不干胶标签作为商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表面装饰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视觉呈现与品牌价值。在众多表面整饰工艺中,烫金技术凭借其金属质感和立体效果备受青睐。华益标签印刷将深入解析热烫与冷烫两种主流工艺的技术差异,为印刷企业及终端用户提供专业选择依据。
什么是烫金?
烫金贴标,也称为烫印或烫金印刷,是两种方法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。该技术使用热量或压力将金属箔添加到现有标签上。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定制的金属模具加热到 200 度并压在薄薄的一层箔上。热量激活箔上的粘合剂。它粘在设计中的标签材料上,产生光滑、反光和可能浮雕的效果,为标签增添深度和优雅。
一、工艺原理的本质
热烫工艺:通过电热板将铜/锌合金烫印版加热至120-180℃,在高温高压作用下,热熔胶层瞬间活化,将金属箔膜精准转印至承印物表面。其核心在于热能与压力的协同作用,金属箔通过物理渗透与基材形成牢固结合。
冷烫技术:采用UV胶水替代热能,通过柔性印刷版将专用胶水转移至基材,在胶水未干时复合金属箔,经紫外光固化后剥离未附着部分。整个过程温度控制在40℃以下,依靠化学粘接实现金属效果。
二、热烫和冷烫之间的主要区别
尽管这两种技术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,但是一些差异可以帮助您判断哪种技术适合你的材料。
指标 |
热烫工艺 |
冷烫工艺
|
工作温度 |
150±30℃ |
常温 |
压力范围 |
8-15kg/cm² |
3-5kg/cm² |
套准精度 |
±0.1mm |
±0.05mm |
生产速度 |
20-40m/min |
50-100m/min |
最小线宽 |
0.3mm |
0.1mm |
热烫 |
相似之处 |
冷烫 |
该方法利用热量和压力将箔压在材料上,并通过压力将其粘附。 |
这两种技术都是在表面涂上一层较短的箔,从而产生闪亮的外观。 |
使用粘合剂和紫外线代替热量。 |
不适用于热敏感材料。 |
两者均可与多种材料配合使用,包括 BOPP 和纸张。 |
它最适合特定的无孔材料,如涂料纸、层压标签等。可与热敏标签一起使用。 |
允许浮雕、创建凸起效果以及为设计添加纹理和尺寸。 |
两者均可用于化妆品、食品和饮料等许多行业。 |
它提供更流畅但更详细的打印,非常适合精细的文本和精确的设计。 |
由于设置和加热过程,速度较慢。 |
|
这种方法速度更快,因为它可以与其他印刷过程同时进行。 |
热量将箔嵌入到材料中,使其更耐磨损和户外因素。 |
|
这种方法的耐用性较差,因为箔位于材料表面,但其耐用性与带有面漆或层压板的热箔一样。 |
三、材料适配性的技术边界
热烫对材料耐温性有严格要求,适用于铜版纸、PVC、PET等耐高温基材(玻璃化温度>150℃)。其优势在金属箔与基材的熔融结合,在皮革、木材等天然材质上表现卓越,金属质感保存期限可达10年以上。
冷烫突破温度限制,可在BOPP、PE等热敏材料上实现烫印。采用纳米级胶水技术,使金属箔与基材形成分子级结合,在弹性薄膜材料弯曲时仍保持完整附着,特别适用于软包装领域。
四、成本结构的动态平衡
热烫初期需投入5-10万元制版费(视图案复杂度),但金属箔利用率达85%以上,适合10万米以上长单生产。其单米成本随产量增加呈指数下降,在批量生产中具备明显优势。
冷烫采用普通树脂版(成本约300-800元),但需专用胶水(0.8-1.2元/ml)和离型箔。虽然设备投入减少40%,但耗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60%,更适应5000-50000米的中短版订单。
两种工艺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,而是构成互补的技术矩阵。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渗透,冷烫的快速换版特性将更适应个性化定制需求,而热烫在高端包装领域的工艺价值将持续提升。企业应根据动态市场需求构建柔性生产能力,方能在表面整饰领域保持竞争优势。